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广东湛江凌晨入户给未成年抽血事件:卫健局回应“情况紧急”

发布时间:2025-08-09 10:40:38来源:
近日,广东湛江霞山区霞山村发生一起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一名网友发布视频称,8月4日凌晨,一群人在房东的带领下,未经家长同意,上门给独自在家的两个未成年孩子抽血。此事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发公众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及公共卫生应急措施的讨论。

事件经过:凌晨入户抽血,孩子受惊家长质疑

据涉事家长描述,自己是一名单亲母亲,白天照顾孩子,晚上上夜班。8月4日凌晨1时30分左右,房东在未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带领多名人员进入家中,对正在睡觉的两个孩子(一男一女)进行抽血。监控视频显示,一名戴口罩的便装女性为孩子抽血,现场还有四五人,其中包括一名身穿制服的民警。

家长表示,孩子被突然叫醒抽血后受到惊吓,次日回家时发现孩子在家哭泣,称“头晕害怕”。她质疑:“没有监护人在场,有权利抽未成年孩子的血吗?”并强调,自己因工作原因无法携带手机,未接到任何通知电话。

官方回应:基孔肯雅热疫情紧急,排查措施“合法合规”

针对此事,湛江市霞山区卫生健康局及工农街道霞山村民委员会迅速作出回应。据通报,8月3日至4日,霞山区工农街道发现4起本地基孔肯雅热病例,患者均已隔离治疗,病情平稳。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关节疼痛,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卫健局工作人员解释,因疫情形势严峻,叠加高温湿热天气利于蚊虫孳生,防控压力巨大。涉事男孩近期有发烧就诊记录,需尽快确认是否感染基孔肯雅热,故采取“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工作人员称,卫生部门曾多次拨打家长电话但未接通,在“无奈之下”联合民警、医生及房东上门抽血,强调所有行为“根据上级要求,合法合规”。

争议焦点:公共安全与个人权益的平衡

事件引发两方争议:

支持方认为

  1. 疫情紧急:基孔肯雅热传播迅速,及时排查是阻断疫情的关键。
  2. 通知义务已履行:工作人员多次联系家长未果,采取上门措施属无奈之举。
  3. 孩子未受实质伤害:抽血结果均为阴性,且事后已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检查。

反对方质疑

  1. 程序合法性:未经监护人同意对未成年人进行医疗操作,是否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民法典》相关规定?
  2. 执行方式欠妥:凌晨入户、未穿工作服、未出示证件,易引发恐慌,尤其对未成年人心理造成冲击。
  3. 沟通漏洞:家长称未接到电话,是否存在通知记录造假?是否尝试其他联系方式(如短信、单位联系)?

后续进展:卫健局介入调查,完善防疫机制

目前,霞山区卫健局已介入调查,承诺“不断完善、规范防疫机制”。街道办工作人员表示,已联系儿科医生上门为孩子检查,并与家长沟通安抚情绪。同时,湛江市于8月6日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调度会,强调强化关键环节防控,遏制疫情扩散。

专家观点:应急措施需兼顾“力度”与“温度”

公共卫生专家指出,在突发传染病疫情中,政府有权采取紧急措施,但需严格遵循“最小伤害原则”,尽可能减少对公民权益的影响。例如:

  • 优化通知流程:除电话外,可通过短信、社区公告等多渠道联系家长。
  • 规范执行方式:上门人员应着制服、出示证件,避免在深夜等敏感时段操作。
  • 强化事后沟通:及时向家长解释原因,提供心理疏导及医疗支持。

事件反思:公共健康与个体权利的边界何在?

此事件暴露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中的深层矛盾:在疫情快速蔓延的压力下,如何平衡公共安全与个人权利?如何确保紧急措施既有效又人性化?

一方面,公众需理解疫情防控的紧迫性,配合合理措施;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更应以“法治思维”行事,将程序正义贯穿始终。唯有如此,才能在守护集体健康的同时,筑牢个体权益的防线。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