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母公司幻方量化市场总监涉亿元返佣案,行业合规警钟再响
六年套取上亿:虚构身份成关键手段
据调查,2018年至2023年间,李橙伙同招商证券深南东路营业部原总经理孟鹏飞,通过虚构经纪人身份,将幻方量化高频交易产生的佣金导入指定营业部,套取券商“交易佣金40%提成”制度下的绩效奖金。六年累计套取金额达1.18亿元,其中2000余万元直接流入李橙个人账户,1000万元用于贿赂招商证券总部私人客户部总经理刘欢,剩余8000余万元由孟鹏飞留存。
该操作链条中,孟鹏飞安排亲戚担任幻方量化“专属经纪人”,借用其银行卡收取返佣资金,成功绕过券商禁止向客户返佣的监管红线。这种隐蔽的利益输送模式,暴露出量化私募与券商合作中的灰色地带。
幻方量化紧急切割:强调“个人行为”
案件曝光后,幻方量化迅速发布声明,强调三点核心立场:其一,李橙行为属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其二,公司对返佣操作完全不知情;其三,公司所有合作渠道均采用统一费率,佣金水平处于行业低位。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我们从未要求或参与任何返佣行为,目前也在等待司法调查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李橙虽为幻方量化创始成员之一,但公司强调其仅为“普通市场人员”而非高管。然而,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市场总监,李橙掌管资管产品合作及自营资金交易席位选择权,其决策直接影响每年数百亿交易量的佣金流向,为其操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券商返佣潜规则:行业顽疾待解
本案揭开的不仅是单一案件,更是量化私募与券商合作中的普遍性难题。据知情人士透露,券商返佣比例在行业内普遍存在,对公募、私募等大客户而言,返佣比例甚至可高达70%-80%。尽管监管部门多次明令禁止,但隐蔽手段层出不穷,例如通过虚构经纪人、第三方支付等方式规避监管。
招商证券在此案中暴露的合规漏洞尤为突出。除李橙案外,该公司2024年曾曝出63名从业人员违规炒股,涉案金额38.8亿元;2025年又因投行业务、衍生品业务违规多次被监管“点名”。此次案件中,时任深圳分公司负责人高翔虽退还300万元等价黄金,但仍因涉嫌渎职被查,凸显出券商内部治理的深层危机。
行业影响:合规风暴或加速洗牌
作为量化私募领域的头部机构,幻方量化管理规模曾突破千亿元,与九坤投资、明竑投资、衍复投资并称新“四大天王”。尽管公司宣称资管规模“只出不进”系主动选择,但此次案件无疑将对其市场声誉造成冲击。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底,幻方量化近三年收益排名仍居百亿私募前五,但行业合规监管趋严背景下,其业务拓展或面临更大压力。
监管层面已释放强信号。2025年7月新修订的《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办法》明确,任何商业贿赂行为均纳入违法失信记录,无论是否受罚。业内人士指出,随着AI技术渗透至交易监控领域,隐蔽返佣等违规行为将更难遁形,量化私募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合规洗牌。
创始人梁文锋的双重挑战
案件另一焦点在于幻方量化与DeepSeek的关联。作为两家公司的创始人,梁文锋需同时应对量化私募领域的合规危机与AI大模型赛道的技术竞争。2025年初,DeepSeek凭借低成本开发路线引发全球关注,但母公司此次丑闻是否波及子公司业务,尚待观察。
目前,涉案人员已移交司法机关,案件进入法律程序。这起亿元返佣案不仅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金融行业利益输送的复杂生态,更是一记警钟,提醒市场参与者:在技术创新与资本狂奔的时代,合规底线始终是生命线。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