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充电宝新规今起施行:强化安全认证,严防自燃风险

发布时间:2025-08-15 11:17:06来源:
2025年8月15日,由国家认监委制定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正式施行。这一新规旨在强化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

新规核心:3C认证成“硬门槛”

根据新规,正规上市的充电宝必须取得3C强制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这是我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及环境依法实施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新规明确要求,认证委托人需在产品本体或标牌上加施标准规格认证标志,并确保标志管理符合相关规定。

此前,市场上部分充电宝因未通过3C认证或使用仿冒标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例如,某品牌磁吸无线充电宝因电路故障引发车辆起火,导致整辆车被烧毁;2023年山西晋中一女子在沙发上充电时,充电宝突然爆炸起火,沙发和手机均被烧毁。这些案例暴露出劣质充电宝在过充、过热、外力冲击等情况下易自燃甚至爆炸的风险。

新规三大亮点:严控生产、强化追溯、规范认证

  1. 企业备案与认证细化:指定认证机构需依据新规制定实施细则,并向国家认监委备案后方可开展认证工作。此前已颁发的有效认证证书可继续使用,但证书转换将通过到期换证、产品变更等方式自然过渡。
  2. 飞行检查与样品留存:新规提高了对生产企业关键工序的飞行检查比例,并要求抽样与测试环节同步进行视频记录,留存样品以实现质量追溯。这一举措将有效遏制企业违规生产行为。
  3. 技术标准升级:工业和信息化部已于7月15日公开征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标准的修订意见,未来充电宝需满足更严格的耐高温、过充保护、短路保护等要求。

行业整顿:多批次产品被召回,3C认证成“照妖镜”

近期,多个品牌充电宝因电芯存在安全风险,对多批次产品实施召回,认证机构也依法撤销或暂停了多家企业的3C认证证书。例如,某电商平台在售的50余个品牌中,部分产品因虚标容量、使用劣质电芯等问题被下架。民航局此前已紧急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或标识不清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部分快递网点甚至对有3C标识的产品也加强了安检。

消费者自查指南:认准3C标识,警惕五大风险场景

  1. 如何辨别3C标识真伪
  2. 五大自燃风险场景
    • 受外力冲击:避免重压、针刺或跌落,防止电芯短路;
    • 过充:充电完成后及时断电,避免长时间连接电源;
    • 过热:勿将充电宝置于高温环境(如暴晒的车内);
    • 使用劣质充电器:选择与充电宝参数匹配的原装或合规充电器;
    • 频繁使用:减少充电宝充放电循环次数,延长使用寿命。
  3. 应急处理:若充电宝起火,切勿使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器,最佳方式是用水扑灭并立即报警。

专家呼吁:安全与便利需平衡,执行需“有温度”

中国消防部门提醒,新规实施后,消费者应优先选择通过3C认证的产品,并定期检查充电宝外观是否鼓包、变形。同时,建议机场、航司优化服务流程,例如提供合规充电宝寄存服务、加强出行前安全提示,避免“一刀切”管理引发不便。

国家应急广播强调,安全无小事。新规的落地将为充电宝行业戴上“紧箍咒”,而消费者也需提升安全意识,共同筑牢安全防线。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