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宇树机器人赛场狂奔撞翻友商操控员,1500米夺冠引爆人机协作热议

发布时间:2025-08-16 10:43:29来源:
2025年8月15日,北京国家速滑馆内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意外”交织的科技盛宴。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田径决赛中,宇树科技旗下北京灵翌宇树队的H1机器人以6分34秒的成绩摘得金牌,创下人形机器人长跑世界纪录。然而,比赛过程中一幕“黑皮体育生狂奔撞人”的插曲,让这场科技竞技瞬间成为全网热议焦点。

夺冠与意外:科技突破与突发状况并存

作为宇树科技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H1不仅是今年春晚扭秧歌的“明星选手”,更是本次赛事的焦点。其身高1.8米、体重47公斤,配备360°全景深度感知系统、3D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硬件性能堪称行业标杆。比赛中,H1以平均3.8米/秒、极限5米/秒的速度全程领跑,最终以领先亚军天工Ultra 21秒的优势夺冠。

然而,赛场突发状况令观众瞠目:在冲刺阶段,一台H1机器人因高速转向失控,径直撞向上海交大数字山海队的真人操控员。监控画面显示,操控员正交接遥控器时,H1突然冲入内道,将其撞倒在地。令人意外的是,机器人仅稍作停顿便继续狂奔,直至冲线完成比赛。这一“断臂求生”式的表现引发全场哄笑,网友戏称其为“违背机器人三定律的叛逆选手”。

技术解析:速度与安全的平衡难题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赛后回应称,H1的硬件设计未作改动,夺冠关键在于软件算法升级:“我们针对跑步速度优化了运动控制程序,但高速状态下的转向精度仍需提升。”他透露,H1的步幅优势虽助力长跑,但大步幅在急弯时易导致惯性失控,未来将通过调整步态控制策略和惯性管理系统平衡速度与安全性。

相比之下,亚军天工Ultra采用无遥控器自主导航技术,依托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算法和BEV动态障碍物感知,在复杂赛场中实现自主避障。尽管速度稍逊,但其技术路径被业内视为“未来工业场景应用的关键突破”。天工团队表示:“无遥控模式考验环境识别与动态决策能力,这是机器人走向自主作业的基础。”

行业反思:人形机器人仍处于“青春期”

此次事件暴露出人形机器人在高速运动与人类共场环境中的安全短板。参赛选手许鸣洋指出:“步幅越大,转向控制难度越高。宇树H1的硬件性能出色,但操作端优化空间仍大。”现场专家补充,长跑对电机稳定性、散热及电池续航提出严苛要求,而短跑则更依赖爆发力与瞬时决策能力。

赛事组委会强调,人形机器人行业尚处初级阶段,此次运动会旨在通过极限场景测试技术极限。王兴兴坦言:“机器人跑得越长,出错概率越大。但正是这些‘意外’推动我们不断迭代,未来工厂中的机器人需连续工作8小时甚至24小时,稳定性是核心挑战。”

未来展望:从赛场到千行百业的跨越

尽管争议不断,宇树H1的夺冠仍被视为中国机器人技术的里程碑。王兴兴透露,H1已规划参与后续400米、100米短跑及跳远项目,短跑对爆发力的要求将进一步检验机器人性能极限。此外,宇树科技正探索将H1应用于工业巡检、应急救援等领域,其360°感知与自主导航能力有望在危险环境中替代人类作业。

随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千亿美元,这场“速度与安全”的博弈将持续上演。正如王兴兴所言:“今天的赛场是明天的工厂、医院和家庭。我们需要更多耐心,让机器人从‘狂奔的少年’成长为可靠的伙伴。”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