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啤酒节桁架倒塌致2死3伤,强对流天气或为诱因
事故现场:狂风突袭,钢架如多米诺骨牌倾覆
目击者描述,事发时啤酒节主舞台区域正在进行表演,约200名观众聚集在露天看台。突然间,广场上空乌云密布,瞬间风力骤增至8级以上,舞台上方长30米、高15米的钢结构桁架开始剧烈摇晃。伴随着刺耳的金属扭曲声,桁架连接处螺栓陆续断裂,整个钢架结构呈45度角向观众席倾倒。
"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钢架一根接一根倒下,人群尖叫着四处逃散。"现场志愿者李先生回忆,倒塌的桁架砸中了前排的遮阳棚和啤酒摊位,飞溅的碎玻璃和金属构件造成二次伤害。消防部门提供的救援视频显示,倒塌区域形成约200平方米的废墟堆,救援人员使用液压剪扩器对变形的钢架进行破拆,经过40分钟紧急搜救才将所有被困人员救出。
应急响应:多部门联动展开生死救援
事故发生后,绵竹市立即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消防、医疗、公安等200余名救援人员、15台特种车辆在10分钟内抵达现场。德阳市人民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调集骨科、神经外科等12个科室专家组成救治组,对3名重伤员实施连夜手术。截至16日中午,2名重伤员仍在ICU监护,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另1名伤者经治疗后已转入普通病房。
在善后处置方面,仟坤集团已设立专项赔偿基金,承诺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遇难者家属进行赔付。心理干预团队同步进驻,为幸存者及目击者提供创伤后应激障碍辅导。绵竹市文旅局宣布,即日起暂停全市所有大型户外文旅活动审批,对在建的3处演出场地进行结构安全复核。
深度追问:极端天气下的安全防线为何失守?
据气象部门监测,事发当晚绵竹市瞬时风速达25.3米/秒(相当于10级狂风),但活动主办方仅在舞台两侧设置了普通防风拉索。建筑安全专家指出,根据《临时性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户外钢结构在风荷载标准值超过0.5kN/㎡时需采取加强措施,而此次倒塌的桁架设计承载力明显不足。
"这暴露出活动安全管理的三大漏洞。"四川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分析,一是气象预警响应滞后,未在强对流天气来临前暂停演出;二是结构安全审查流于形式,涉事企业提供的荷载计算书存在数据造假;三是应急预案缺乏实操性,现场工作人员未接受过钢架坍塌专项救援培训。
行业整顿:全省启动文旅设施安全专项检查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16日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即日起至9月30日对全省文旅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检查临时搭建物、游乐设施、电气线路等安全隐患。对存在违规行为的3家演出公司列入行业黑名单,暂停其承接政府主导型文旅活动资格。
"安全是文旅产业的生命线。"四川省副省长在16日晚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将推动建立"气象预警-活动停办-保险理赔"联动机制,要求所有户外活动必须购买公众责任险,单次事故保额不得低于2000万元。
目前,事故调查组已进驻绵竹,对桁架设计单位、施工方、监理方展开联合调查。法律专家表示,若查实存在偷工减料、资质造假等违法行为,相关责任人可能涉嫌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起悲剧再次为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敲响警钟,如何在极端天气频发背景下筑牢安全防线,将成为文旅行业亟待破解的课题。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