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应届生硬刚周六加班开会后离职,职场“反内卷”风波引热议
奇瑞应届生硬刚周六加班开会后离职,职场“反内卷”风波引热议
2025年8月24日 一封来自奇瑞汽车应届生的邮件,近日在社交平台掀起轩然大波。这位化名“凯哥”的00后员工,因拒绝周六全天培训与会议,将邮件抄送至部门全体高层及集团二把手,直接导致会议取消,更引发上万名员工点赞支持。然而,事件发酵后,凯哥在社交平台确认已离职,并澄清“非被开除,而是因职业规划不符主动离开”。这场职场“反内卷”行动,不仅暴露了奇瑞内部管理矛盾,更折射出传统车企转型中的阵痛。
事件回溯:从“硬刚”到离职的10天
8月初,奇瑞某事业部通知员工周六上午培训、下午召开年中大会。应届生凯哥收到邮件后,以“尹总曾要求杜绝占用员工时间”为由,直接回复邮件拒绝参会,并抄送集团二把手及事业部全体高层。邮件中,他质问:“尹总都说了要杜绝把员工的时间不当时间的行为,可以落实落实吗?”
这一举动迅速引爆奇瑞内部。原定会议被紧急取消,凯哥在内部社交平台“飞书”发布的动态点赞量破纪录,上万条私信涌入表达支持。然而,8月24日,凯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已离职,并强调“不想给奇瑞带来麻烦”。他表示,离职主因是工作内容与职业规划不符,但“如果是不欢而散,肯定会公开说明”。
管理矛盾:董事长“禁会令”遭遇中层“惯性加班”
凯哥的“硬刚”并非孤立事件。7月下旬,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年中干部大会上公开反思管理弊端,提出“周六禁会令”,要求杜绝“人海战术”和“疲劳战术”,并承诺让异地员工周末回家团聚。然而,禁令发布不足半月,某事业部仍顶风安排周六活动,直接触发员工反弹。
“高层在倡导人文关怀,中层却沿用老一套加班文化。”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奇瑞长期深陷“加班争议”:
- 历史制度:曾推行“896工作制”(早8晚9、每周6天),单月加班超100小时成常态;
- 内部文件:2024年3月,执行副总经理高新华邮件称“周六是奋斗者的正常工作日”;
- 员工爆料:2024年7月,有员工称公司强制加班且无加班费,仅提供10元餐补,部分部门以加班时长末位淘汰。
尽管尹同跃多次道歉并承诺改革,但奇瑞内部“上下不协调”的矛盾仍未解决。此次事件后,网友爆料奇瑞出台新规:P5以下员工发邮件需领导审核,考勤管理趋严,制造事业部要求全员8:30前到岗,迟到10分钟以内按缺勤1小时处理。
离职背后:00后职场观的碰撞与反思
凯哥的离职,在社交平台引发两极评价。支持者认为他“为打工人争了口气”,反对者则担忧“出头鸟会被穿小鞋”。类似案例并非孤例:
- 某车企车间主任曾因员工打断会议而报复性打压;
- 某互联网公司员工因反对加班文化被边缘化。
“这不是冲动,而是新一代员工对权益的觉醒。”职场专家分析,00后成长于物质丰富时代,更注重工作与生活平衡,对“无效加班”“形式主义会议”容忍度极低。凯哥事件中,他手持董事长原话和公司文件作为“尚方宝剑”,反映出年轻员工对制度公平的强烈诉求。
企业转型之痛:效率与人文的平衡难题
奇瑞的困境,是传统车企转型的缩影。尽管其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126万辆、同比增长14.5%,出口量稳居中国品牌第一,但新能源领域仍落后于行业:
- 2024年新能源车销量占比仅22.4%,远低于行业47.6%的渗透率;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占比28.5%,仍低于行业平均15.8个百分点。
“高强度投入是奇瑞‘活下去’的生存策略,但过度依赖‘人海战术’已难以为继。”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尹同跃提出的“精益生产”“管理创新”是正确方向,但改革需自上而下彻底执行。若中层管理者仍以“开会时长”“加班排名”衡量业绩,员工流失与文化冲突将持续加剧。
未来展望:职场生态能否因“凯哥们”改变?
凯哥的离职,为这场风波画下句号,但关于“反内卷”的讨论远未结束。网友热议:
- “企业承诺的‘周末不开会’,是真心改革还是公关作秀?”
- “00后能否推动职场文化变革,还是最终被现实磨平棱角?”
无论如何,凯哥的“硬刚”已为企业敲响警钟: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尊重员工权益、落实制度公平,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正如尹同跃在干部大会上的反思:“汽车是人造出来的,如果造车者状态不佳,产品何来灵魂?”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