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全线走强,邮储银行创历史新高领跑板块
外资唱多点燃市场,行业基本面支撑估值修复
本轮银行股走强与外资机构的明确看好密切相关。摩根大通最新报告指出,中国银行股有望进一步上涨,预计A股银行板块潜在涨幅达15%。报告强调,行业净息差企稳和手续费收入增长是核心驱动因素。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同比降幅收窄至0.05个百分点,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3%,显示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天风证券分析认为,银行股估值修复趋势未变。在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银行板块凭借高股息、类固收属性成为资金避险首选。当前银行板块市净率(PB)仅0.61倍,股息率达3.92%,显著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1.7%),对险资、社保等长期资金吸引力突出。
邮储银行创新高:普惠金融战略与利率优势双轮驱动
邮储银行此轮领涨并非偶然。作为国有大行中零售业务占比最高的银行,其独特优势在行业分化中愈发凸显:
-
普惠金融战略深化:依托全国3.9万个网点(其中60%位于县域),邮储银行通过“乡村振兴专属存单”“可转让大额存单”等创新产品巩固农村市场。以3年期乡村振兴存单为例,利率达1.35%,较普通定存高0.1个百分点,20万本金存满3年利息可达8100元,成为县域客户“利率保险”首选。
-
利率优势构筑护城河:在2025年LPR降至3%的背景下,邮储银行1年期定存利率达0.98%,较工行、农行等五大行高出3个基点;6个月期利率0.86%,领先同业1个基点。其“可转让大额存单”支持持有满3个月后通过手机银行转让,实测年化收益最高可达1.45%,流动性与收益性兼备。
-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截至2025年6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0.83%,拨备覆盖率达432%,风险抵御能力显著强于行业平均水平。
板块分化明显,国有大行成避险港湾
尽管银行板块整体走强,但内部结构分化显著。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城商行板块跌幅超10%,而国有大行表现抗跌,农业银行甚至逆势上涨近12%。分析指出:
- 城商行承压:区域经济分化导致信贷需求不足,叠加监管对异地扩张的限制,浙商银行、渝农商行等区域性银行跌幅居前。
- 国有大行优势稳固:凭借更低的负债成本、更广泛的存款基础和系统性重要地位,农行、邮储等大行成为资金避险首选。其中,农行股息率超6%,PB仅0.5倍左右,防御性配置价值突出。
后市展望: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机构普遍认为,银行股本轮上涨是基本面改善与资金面驱动的共振结果。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强调“精准滴灌”,避免“大水漫灌”,叠加制造业PMI持续低位运行,使得银行股的顺周期属性被弱化,而高股息、低估值的防御性特征进一步凸显。
银行ETF(512800)基金经理指出,截至7月末,该ETF规模超144亿元,年内日均成交额超6亿元,是跟踪银行板块的高效工具。随着增量资金持续涌入,银行板块估值修复行情仍有望延续。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