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务收入暴增230%,卢伟冰称下半年有望盈利,小米二季度财报释放强劲增长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20 11:22:47来源:
2025年8月19日晚间,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二季度财报,以营收1160亿元、同比增长30.5%的亮眼成绩单,连续第三个季度突破千亿营收大关。其中,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同比激增234%至213亿元,成为驱动集团增长的核心引擎。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明确表示:“按照当前速度,汽车业务有望在下半年实现单月或单季盈利。”
汽车业务:从“烧钱”到“造血”的转折点
财报显示,小米汽车业务在二季度实现里程碑式突破:
- 交付量与均价双升:汽车交付量达81,302辆,同比激增197.7%;单车平均售价(ASP)提升至253,662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0.9%,主要得益于高端车型SU7 Ultra的热销。若计入税率,实际均价已达28.7万元,直逼BBA(宝马、奔驰、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平均售价水平。
- 毛利率超越豪华品牌:汽车及AI业务分部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5.4%跃升至26.4%,超越宝马、奔驰等传统豪华车企。卢伟冰指出,这一成绩得益于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单位制造成本降低以及高毛利车型的交付占比提升。
- 亏损大幅收窄:尽管二季度经营亏损仍达3亿元,但较去年同期显著收窄。卢伟冰坦言,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小米在汽车等创新业务上的累计投入已超300亿元,但“按照当前趋势,下半年有望实现单季盈利,全年35万辆交付目标也将高质量完成”。
全球化战略:汽车与家电双线出击
小米的野心不止于国内市场。卢伟冰宣布,小米汽车将于2027年正式进入欧洲市场,与特斯拉、宝马等国际品牌正面竞争。与此同时,小米大家电业务也在加速出海:
- 海外门店扩张:上半年海外新增小米之家超200家,未来五年计划在海外开设1万家门店,以新零售模式带动手机、家电、汽车全品类销售。
- 高端化对标日韩:在海外家电市场,小米明确放弃低价策略,全面对标大金、三星、LG等品牌,主攻中高端市场。二季度,小米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66.2%,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增速均超25%,成为行业价格战中唯一实现量价齐升的品牌。
手机业务:冲击“两亿台俱乐部”
尽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低迷,小米仍保持强劲增长:
- 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三:二季度全球出货量达4240万台,同比增长0.6%,市场份额提升至14.7%。在东南亚、欧洲、中东、拉美等市场,小米均位居出货量前三,非洲市场排名第三。
- 高端化战略升级:卢伟冰透露,小米将重心从4000-6000元市场转移至6000元以上高端市场,依托自研芯片和汽车业务带来的品牌势能,推动手机业务向更高价值区间突破。他立下目标:“未来3-5年,小米要与苹果、三星并列,年出货量突破2亿台。”
集团整体:全年收入预计增超30%
财报显示,小米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达108亿元,同比大增75.4%,连续两个季度突破百亿。基于汽车业务盈利预期和核心业务的稳健增长,卢伟冰重申全年收入增长30%以上的目标,并强调:“小米不参与价格战,而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构建长期竞争力。”
市场反应:股价与估值双升
财报发布后,小米集团股价盘中一度涨超5%,创下年内新高。机构普遍认为,小米正从“硬件公司”向“生态科技企业”转型,汽车业务的高毛利和全球化布局的深化,将为其估值打开新的想象空间。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指出:“小米的生态协同效应正在显现,汽车、手机、家电的交叉销售将形成独特的竞争壁垒。”
从“为发烧而生”到“人车家全生态”,小米正以硬核技术重塑行业格局。随着汽车业务迈入盈利周期,这家成立15年的科技巨头,正加速向全球顶尖科技企业的目标冲刺。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